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清丰县人民医院骨一科是医院重点学科,设置床位52张,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6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13人。依托医院3.0MRI、1.5MRI、螺旋XT、C型臂、移动式DR拍片机、关节镜、颈椎、腰椎牵引床、下肢CPM机等先进设备。可开展业务范围: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创伤骨科、老年骨科、小儿骨科、手外科、骨科微创专业,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人工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股骨头坏死手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脊柱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复杂手外伤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术等手术。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骨水泥成形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肩关节镜、膝关节镜手术及经椎间孔镜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等骨科微创手术。为全县人民骨科健康教育、颈肩腰腿痛、骨科急诊创伤保驾护航。
骨折功能锻炼注意事项:
一、功能锻炼以病人不感疲劳,骨折部不发生疼痛为度。
二、功能锻炼要以恢复肢体的固定有生理功能为中心。
三、功能锻炼不能干扰骨折的固定,更不能做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
1、骨折早期:骨折后1-2周
特点:局部疼痛,患肢肿胀疼痛,骨折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
目的:功能锻炼以促进局部血运,加强新陈代谢,去瘀生新,改善局部症状,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粘连。
方法:前臂骨折时做握拳和手指屈伸活动,下肢骨折时做股四头肌静力收缩运动,原则上骨折部上下关节不活动,身体其它部位均应进行正常活动。
2、骨折中期:骨折后3-6周
特点:骨折局部症基本消失,骨折端亦基本稳定,骨痂已形成。
目的:此期以主动运动为主,锻炼肌肉的舒缩活动和关节活动范围。
方法:继续增强患肢肌肉舒缩活动;逐步恢复骨折部上下关节的活动,并逐渐从被动到主动,可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防止肌肉萎缩。
3、骨折后期:骨折后6-10周
特点:骨折临近愈合后,又叫功能恢复期。
方法:应尽快恢复机体功能,锻炼关节持重能力,上肢骨折可鼓励病人做力所能及的轻微工作,使关节各部分都能得到全部锻炼;下肢扶拐者,应逐渐改为单拐,继而弃拐行走,并逐步增加摆腿和旋转动作,促进骨折的完全康复。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骨量减少、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疾病。骨质疏松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病,一旦发病,大多已很严重。原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于40岁以上逐渐进入绝经期的妇女和50岁以上包括男性的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但以椎骨、腕骨、髋骨较为多见,慢性腰腿痛、骨痛、神经营养不良性痛、关节痛、驼背、身高降低等症状,若发生在中老年,绝大多数是骨质疏松的表现。是否发生骨质疏松可通过测定骨密度确诊。
骨质疏松症有哪些症状:
骨质疏松症患者中有1/3到1/2无临床症状,即使在椎体发生骨折时,有些人仍无明显症状。
只有不到半数的人去就医,所以人们称之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一旦发生骨折才引起重视。腰背酸痛和身高缩短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些人还会发生脊柱前倾,背屈加重,形成驼背。身高缩短和驼背其实往往是由脊椎压缩性骨折造成的。此外,慢性腰腿疼、骨痛、关节痛、神经营养不良性疼痛及较早发生牙齿脱落和手指甲、脚趾甲软等也是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因其主要病理为股骨头血液循环运行受阻,遭受破坏而引起的头部骨质缺血,故多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头坏死常见于股骨头、肱骨头、股骨髁、胫骨近端及足、踝、腕部骨组织,约85%骨坏死病人都有症状,主动活动时几乎都有疼痛,2/3病人在休息时也感到疼痛,夜间疼痛者约占40%。髋关节和肩关节受累者,有2/3运动受到限制,膝关节受累者有1/4病人出现运动受限。
股骨头坏死的分型根据坏死部位的范围大小和形状分为六类:①股骨头全部坏死;②股骨头锥(楔)形坏死;③股骨头顶半月状坏死;④股骨头灶性骨坏死;⑤股骨头核心性坏死;⑥非血管性骨坏死。其中,以股骨头锥(楔)形坏死和股骨头顶半月状坏死两种类型最为多见。
骨性关节炎的预防
国内外专家认为,一部分骨性关节炎是可以预防的。预防方法:
1.一些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方法对预防骨性关节炎同样有效。
2.控制体重是预防骨性关节炎的重要内容。
3.避免工作或运动对关节的损伤有利于预防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的症状
由于软骨在关节中起着承重、缓冲、抗摩擦等重要的作用,它的破坏将导致关节功能的减退和丧失。早期常表现轻微,仅在晨起或久坐后感觉活动不灵活,活动后可缓解。长时间保持一定体位后感觉关节僵硬,要经过一定时间活动才感到自如。随着病情进展,可以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行走能力下降,有时关节内会发出响声,产生骨刺、在手的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处出现肿大的结节,严重的还会产生变形。
骨性关节炎的常发生部位
骨性关节炎可以累及全身所有的关节。常见的有膝关节、髋关节、脊柱(如颈椎)等承重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关节疾病,也是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骨性关节炎的治疗
一个恰当的治疗方案将会有助于缓解关节疼痛和僵直,提高关节活动能力,延缓关节的退变,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方案应该是个性化、整合一体的,包括物理治疗、专业治疗、缓和的有氧训练、体重控制、病人教育和药物治疗,对于骨性关节炎晚期的病人及上述方法对病情没有帮助的,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治疗方案的制定基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受影响的关节位置,临床症状和其他相关问题,及患者的年龄、职业,和每天的活动;通过患者与医生的积极配合,从而设计出最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骨性关节炎的自我调养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易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患者的自我调养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增强信心、消除疑虑、勇敢地战胜疾病。平时注意避免不良刺激,病情可长期稳定在缓解期。
第二,要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锻炼,尽量避免长期卧床休息。
第三,进食高钙食品,以确保老年骨质代谢的正常需要。老年人钙的摄取量应较一般成年人多,宜多食牛奶、蛋类、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必要时补充钙剂。
第四,超体重者宜控制饮食,增加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如维生素A、B1、B6、B12、C和D等。
第五,最重要的是要积极治疗。